石嘴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是除110、119、120、122等紧急类热线以外,将市长热线等各类政务热线归并整合,建立的统一受理企业和群众咨询求助、投诉举报平台,是政务服务的“总客服”。2022年初,根据自治区统一部署,按照“整体并入、双号并行、设分中心”三种方式,在原有基础上新优化归并23条政务服务热线,截至目前,统一受理全市55条热线接听转办工作。
为进一步提升热线服务水平,更加优质高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开发建设了全截至目前区统一的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3月中旬,“宁夏(石嘴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新系统率先在全区上线运行,设立话务席、转办席、回访席和质检席,配备较为先进的智能化受理系统、智能回访系统。7月下旬,智能自助挪车服务率先在自治区全新上线;8月10日开通企业投诉服务专席,率先在全区五个地市出台了《石嘴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受理企业咨询、求助、投诉工作办法》。项目的开发、建设及维护均由自治区政府办公厅负责,地市级无偿使用。
一是统筹安排,扎实做好新系统上线培训。为确保全市各级承办人员熟练掌握新平台操作使用,先后在市、县区举办12345热线系统实操培训班5期8场次,参加培训230余人次,通过讲解演示、上机操作,力促承办人熟练掌握新系统操作流程和答复模板。重新派发各级承办单位账号,更新承办人电话。建立了微信答疑工作群,随时解决新系统运行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新系统上线运行后,针对部分单位没有接入电子政务外网,无法登录新系统的问题,提请自治区开发新访问地址,确保热线平台的正常运转。
二是超前谋划,率先在全区完成系统切换。按照自治区部署,提前采购了系统切换的交换机等设备,协调电信公司与网信部门对接,配置设备网络,测试电话接听功能,开展灾备演练以及标准化机房建设,加班加点反复测试成功后,在全区率先切换了新系统并顺利上线运行。
三是正视问题,优化系统功能和业务流程。针对新系统上线后存在的运行不稳定、操作不便捷等问题,先后多次召集工程师、话务员、县区平台负责人交流座谈、学习培训,及时梳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200余条,完善工单归口类型目录,及时解决系统运行中的各种问题。优化市县区业务办理流程,县区二级平台派发至基层执法部门处理工单,因工作需要调度其他部门办理,基层执法部门可直接退回县区二级平台统一调度,也可反馈市12345热线将工单派送市级主管部门督促办理。目前,经反复测试县区已正常重新派发,信息发送功能全部免费,我们将根据使用中出现情况,继续与自治区进行沟通完善,真正使12345热线平台成为乡镇和街道与市县区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反馈的平台。
四是完善热线四级服务网络。完善连接市、县区、部门及镇(乡)街、村(社区)的586个四级承办服务单位和一部电话、一台电脑、一个专(兼)职人员、一个负责人“4个一”工作机制,更新承办人及联系人电话,逐渐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衔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为民服务模式。同时高标准建设热线知识库,按照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统一部署,全面梳理市县区149个部门报送政策法规、办事指南、常见问题、机构职能等内容,收录各类知识4014余条,建立了“权威准确、标准统一、实时更新、共建共享”的知识库,确保知识采集、更新和应用的及时性、准确性、有效性,话务员及时应答率由84%提高到87.12%。
五是完善管理制度确保规范运行。印发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运行管理办法(试行)》,坚持问题导向,建立热线与纪委监委联动机制,向市纪委移送问题线索299件,通过行政监督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投诉问题。制定《宁夏(石嘴山)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服务用语规范》,修订了《石嘴山市审批服务管理局劳务派遣人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宁夏(石嘴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话务人员管理办法》等内控制度,推行优质服务、标准化服务,切实提高热线受理办结规范化水平。
六是加强督办,不断提升“总客服”服务质效。认真梳理群众诉求办理情况,建立常态常效回访督办机制,对所有派发转办工单实行100%回访,对办理不到位、群众不满意的工单进行二次督办。1-8月份,共回访转办工单15190件,其中不满意967件,经二次督办后,回访满意率达94.86%。
石嘴山市审批服务管理局
2022年9月19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