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五次会议 第73号提案协办意见的函

2022-06-11 16:32来源: 石嘴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打印

关于自治区政协五次会议

73号提案协办意见的函

石政函〔202246   

B

公开发布

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

现就吕玉兰提案者提出的《关于规范乡村“流动厨房”的提案》,提出如下协办意见:

一、基本情况

农村集体聚餐主要指农村(含城乡结合部)居民因婚嫁、丧葬、升学、生子、建房等事宜,在非经营性场所(含临时性固定场所)举办的各种集体性聚餐活动。举办者将餐饮服务“包工包料”或“包工不包料”等形式交给当地“厨师班子”,采购、加工、布置宴席、供餐“一条龙”服务,因其价格合理、服务省心而广受百姓欢迎,且有普及之势。目前,我市乡村“流动厨房”主要分布在平罗县,共有3家,从业人员11人。

我市高度重视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一直将“流动厨房”的监管作为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按照“事前有申报、过程有监管、事后可追溯”的管理工作机制,实现农村集体聚餐的有效监管。我市农村集体聚餐实行申报备案制度,明确举办者是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承办者和承办厨师是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员,要求村委会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及时督促并指导集体聚餐举办者落实申报备案制度。每次聚餐活动时,责任人在2日前向所在村(社区)委会报备(丧事及时办理),填写《农村集体聚餐报告表》,并签订《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承诺书》。同时,加大执法检查及食品安全培训、宣传力度,不断提高举办者食品安全意识,持续提升农村地区食品安全水平。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落实主体责任,督促行业自律。强化农村集体聚餐的举办者和承办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鼓励农村集体聚餐的举办者和承办者之间、承办者和厨师等制作人员之间签订食品安全协议,明确、细化各自食品安全责任。进一步规范管理“流动厨房”设施设备,落实农村聚餐备案制,科学确定聚餐菜单;严格筛选原料采购渠道,认真落实食品采购、运输和贮存要求;持续规范加工制作行为、严格餐饮具清洗消毒、切实做好食品留样。督促举办者对承办者的食品安全状况、问题和隐患进行自检自查,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并督促承办者及时整改。倡导农村集体聚餐举办者按照“一事一保”的原则,为所举办的集体聚餐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有效消除因举办者、厨师班互相推诿责任造成的救治不力或者其他社会问题,为集体聚餐提供可靠的风险保障。鼓励大型餐饮服务单位直接为农村集体聚餐活动提供服务,或与农村集体聚餐承办者联合经营农村集体聚餐。

  (二)加大监管力度,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流动厨房”监管力度。进一步摸清流动厨师的底数并登记造册,推进从业人员信息化建档,建立数据库,完善信息化管理模式。通过采集厨师信息、考核培训情况、违法违规信息等,确定信用评价标准。增强群众辨别能力,加大群众对其信用的监督力度,提高全社会防范意识,确保信息可追溯,可控,可查。探索利用数据库建立“黑名单”,构建农村食品安全诚信体系。针对流动厨师等食品从业人员,必须保证持证上岗,对违反相关规定,发生食物中毒等类似情况的从业人员列入“黑名单”进行管理。加强农村集体聚餐的事前指导、事中检查、事后跟踪工作。在接报、登记集体聚餐相关信息时,食品安全信息员对集体聚餐的举办者和承办者进行食品安全风险提示,确保农村聚餐备案率达100%、风险提示率达100%、现场指导率达100%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农村地区特点,向广大群众宣传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有关政策、食品安全知识等。加大对“流动厨房”的培训力度,教育农村集体聚餐承办者增强食品安全风险意识和诚信自律意识,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结合乡风文明建设,借助和发挥村规民约和农村红白理事会的作用,推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倡导满月、生日、升学、入伍、乔迁等喜事不办,摒弃铺张浪费、大操大办,倡导移风易俗、文明节俭、安全办宴。

                                                                  石嘴山市人民政府


                                                                   2022610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