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因贺兰山与黄河交汇处“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1960年设市,是“一五”时期全国十大煤炭工业基地之一和“三线”建设的重要城市,下辖大武口区、惠农区和平罗县,总面积5310平方公里,总人口75.1万,其中城镇人口占80.7%。202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8.9亿元,增长3.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8%;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分别增长5.1%和8.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和8.1%。
转型蝶变、向质而行的工业城市。石嘴山现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平罗工业园区3个开发区,享受全国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等特惠政策支持。近年来,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连续3年获国家通报表扬。新型工业化提速扩能,光伏、锂电池、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稀有金属材料、氟材料、氰胺化工、氯碱化工“8条产业链”集群成势,巴斯夫杉杉、东方希望、江苏润阳、海星股份等行业龙头纷纷投资,中色东方、天地奔牛等企业位居行业前列,大飞机轮胎、高铁枕梁、超长智能采煤输送机等打破国外垄断,成为国内重要的光伏全产业链制造基地、锂电池全产业链生产基地、新材料生产研发基地、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和“世界氰胺之都”。文化旅游、数字经济、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是宁北蒙西现代物流区域中心、西北独具特色的康养休闲城市和全国有影响力的工业旅游城市。牛奶、枸杞、牛羊肉等农业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是全国高端奶之乡、富硒农业产区、蔬菜制种基地、脱水菜生产基地。
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创新城市。石嘴山地处宁东、蒙西两个国家千亿吨级煤田之间,是呼包银兰经济带、宁夏沿黄经济区、蒙陕甘宁能源化工“金三角”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距银川河东机场100公里,包兰铁路、京藏高速、乌玛高速、109国道、110国道等贯穿全境,被列为全国179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66个区域流通节点城市之一,拥有宁夏唯一的陆港经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300余种产品贸易往来,进出口总值居宁夏前列。职业教育实力强劲,宁夏理工学院、石嘴山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卫生健康职业技术学院蓬勃发展,宁夏闽江应用技术学院正在建设,科教园区已初具规模。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排污权、用水权、土地权、山林权、用能权、碳排放权改革走在全区前列,平罗县国家级农村改革试点多次创造全国经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名列全区前茅,“石好办·事好办”政务服务品牌在全国宣传推广,获得投资者一致好评,是前景广阔、充满活力的投资兴业福地。
山水相依、魅力独特的美丽城市。东有黄河穿境而过,西依贺兰山雄浑壮阔,是塞上江南的重要组成。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既有贺兰山岩画、古长城、北武当寿佛寺、玉皇阁、田州塔等人文古迹,也有许多驰名中外的风景名胜,“塞上灵秀地、魅力石嘴山”文旅品牌唱响全国。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沙湖,是中国35个王牌景点和中国十大魅力湿地之一;星海湖成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和全国首批中国文化旅游新地标;华夏奇石山被评为全国观赏石博览基地;大武口生态工业旅游休闲集聚区获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石炭井文旅影视小镇吸引《万里归途》《山海情》等40余部影视剧组取景拍摄,成为中国现实主义题材影视拍摄基地。中国摩托艇联赛、环星海湖铁人三项赛、贺兰山大峡谷汽车越野拉力赛等赛事定期举办,沙湖国际观鸟节、“工业之声”摇滚音乐节等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安定和谐、民生幸福的文明城市。石嘴山现有汉、回、蒙等41个民族,汉族占75.5%,回族占23.4%。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地的建设者汇聚到这里建设石嘴山、发展石嘴山,塑造了五湖四海、自强不息的城市品格,形成了工矿文化、军旅文化、移民文化等深厚底蕴,也促进了各民族在这里交往交流交融、共同繁荣发展,实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示范县(区)全覆盖,形成“贺兰山下石榴红”靓丽品牌。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教育优先发展示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等荣誉称号,被命名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
新时代新征程,石嘴山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凝心聚力推进产业转型示范市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石嘴山篇章。